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白鶴,是鶴形目鶴科鶴屬鳥類。臉上裸皮紅色,腿粉紅色, 初級飛羽黑色,展翅時才可見;幼鳥體羽染金棕色;虹膜黃色,喙橘黃色,腳粉紅色;雌雄羽色相同,但雌鶴略小。白鶴因其通身羽毛潔白,只有翅的前端是黑色,故又稱“黑袖鶴”。分布于中國東北、長江下游、河北、山東東營以及新疆等地,印度、俄羅斯也有分布。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只,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前往鄱陽湖越冬。白鶴一般壽命為70多歲。
名 稱:白 鶴
別 名:黑袖鶴
所屬科目:鶴形目鶴科鶴屬鳥類
長 相:頭頂和臉裸露無羽、鮮紅色,體羽白色,初級飛羽黑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白色,三級飛羽延長成鐮刀狀,覆蓋于尾上,蓋住了黑色初級飛羽,因此站立時通體白色,僅展翅時才可見。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雌雄羽色相同,但雌鶴略小。
生活習性:白鶴是一種冬候鳥,每年六至八月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繁殖,九、十月在中國東北吉林境內的莫莫格濕地停歇一個月左右,再啟程南下至江西鄱陽湖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開始遷飛回北方。筑巢于荒原凍土帶的沼澤中,在富有植物的水邊淺水處覓食,性膽小而機警,稍有動靜,立刻起飛。飛行時成“一”字或“人”字隊形。
生長繁殖:白鶴是單配制,繁殖期5~6月,5月下旬到達營巢地,此時苔原仍然冰雪覆蓋,巢建在開闊沼澤的岸邊,或周圍水深20-60厘米有草的土墩上,巢簡陋,巢材主要是枯草,巢呈扁平形,中央略凹陷,高出水面12-15厘米,巢間距10-20千米,有時只有2-3千米。
棲息環(huán)境:白鶴主要棲息于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岸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對淺水濕地依戀性強。白鶴是對棲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鶴類。
保護現(xiàn)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生效年代:1996年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出品:大眾網
設計:鮑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