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張瑞豐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 記者 張力雯 東營報道
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近日,東營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時將文件精神傳達給文化場館和旅游景區(qū),在全市各級文化場館和景區(qū)積極展開了自查工作,全方位做好整改工作。
文化場館實行免預約入館,旅游景區(qū)保留傳統(tǒng)預約并實行代預約方式
各文化場館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365天向公眾免費開放,不設入館門檻,進入場館無需網(wǎng)上預約,方便老年讀者或老年群眾隨時入館參觀、借閱。需要提前預約的旅游景區(qū)保留人工窗口和電話專線,方便老年人進行現(xiàn)場預約和電話預約。旅游景區(qū)預約系統(tǒng)設計允許老年人家人、朋友幫助代為預約,老年人可憑當日有效預約碼、購票信息等的截圖進入旅游景區(qū)。
加強對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的培訓工作
培訓內容包括:景區(qū)禮儀規(guī)范、老年人講解幫扶辦法、老年人登記預約工作流程、老年人智能化應用培訓技巧等方面內容。通過理論講解與模擬演練兩種方式,讓每一位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在培訓中積極參與,在參與中不斷提高。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的老年人幫扶水平和景區(qū)服務業(yè)務能力。
暢通老年人進館和進景區(qū)渠道
針對老年人出示“二維碼”等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老年人進入場館和景區(qū)可讓其子女代理辦理健康碼或攜帶紙質版健康碼,也可憑有效身份證及其他證件進入場館。入館和入景區(qū)前工作人員會做好服務指導,并對其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做記好個人信息登記及個人防護工作,即可進入場館和景區(qū)。
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崗”和“導讀崗”
各文化場館和景區(qū)均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崗”,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佩戴醒目標識,幫助老年人等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人群進行“健康碼”信息等操作,為老年人提供參觀引導、解答咨詢等服務,并幫助他們完成讀者證辦理及個人物品存儲等事項。另外,為方便老年人學習使用自助借還機,市圖書館各樓層都設立了“導讀崗”,工作人員可以幫助引導他們完成圖書借書、還書、結閱查詢及書目檢索等業(yè)務。圖書館簡化服務流程、不斷改善老年人服務體驗,有效的發(fā)揮圖書館的文化保障職能。在博物館老年人可以免費使用語音導覽筆,只需將導覽筆觸碰到展廳中的標識即可自動講解,極易操作。在旅游景區(qū)內部,安排工作人員或志愿者開展流動服務,為老年人解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等問題提供幫扶。
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在文化場館入館處設有免費開放服務公示,做好信息公開服務。為老年讀者配備了筆、老花鏡、醫(yī)藥箱、紙杯等便民工具。圖書館在綜合閱覽室用愛心提示牌把光線充足,位置好的座位給老年讀者預留,方便他們閱讀。閱覽室的工作人員現(xiàn)場為老年讀者查找講解健康養(yǎng)生小常識,及時解答老年讀者的疑問。
開展送書上門活動
圖書館送書到社區(qū)活動吸引了很多的老年讀者的參與。老年讀者因為年齡大,體質弱,視力和聽力下降,不能過多的行走,通過建立“流動的圖書館”,為喜愛閱讀但由于身體狀況以及其他客觀原因而無法親自到館的老年讀者增設送書上門服務;利用流通服務車,定期為偏遠社區(qū)、老年樂園及老年大學的老人送書上門,讓他們足不出戶也能閱讀到喜愛的書籍,享受到圖書館的優(yōu)質服務。
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務
為充分運用智能化、數(shù)字化技術,發(fā)揮其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中的作用,提高老年人對文化館的知曉度,增強老年人的智能化、數(shù)字化體驗,東營市文化館購置了“文化易點通”、“棋樂無窮”、“筆墨書香”等數(shù)字化文化體驗設備,并有志愿者為老年人耐心講解設備使用方法,通過智能數(shù)字化手段為老年人提供了海量文化資源,方便他們“獲取”、“帶走”,且集娛樂體驗與一體。
目前,東營市文化場館和旅游景區(qū)高度重視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服務,從老年人視角和立場出發(fā),充分尊重老年人、關心關愛老年人,做好傳統(tǒng)方式、做好專用通道、做好人工服務,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周末、節(jié)假日均有文化志愿者對老年人進行引導。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可以無障礙進入公共文化場館內參與活動及公共文化服務免費培訓報名、學習等,切實保障了老年人的權益,進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