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偷偷收集你的隱私?還敢在愛奇藝上追劇嗎?

2020-06-12 10:50:31 來源: 大眾網(wǎng) 作者:

  近日,愛奇藝因為“超前點播”一案上了熱搜,雖然官司塵埃落定,但是庭審中原告的觀影記錄被全部曝光一事,卻僅僅是揭開了個人隱私泄露這個魔鬼的面紗一角。

  大家是不是都曾經(jīng)有過如下的經(jīng)歷?

  “今天剛剛跟朋友討論過某個品牌的衣服,手機上很快就有了這個品牌的廣告,甚至競品的都有了!

  “正在犯愁給女朋友買什么生日禮物,各app推送的廣告里就有了口紅、化妝品等內(nèi)容!

  “朋友問我說是不是在追什么新劇,我從未跟他提起過,但他說收到了‘你的好友XX正在看XX劇,還不一起趕緊來追的短信’!”

  ……

  大家遇到類似情況,往往會有暫時的疑慮,或者把“鍋”甩給常用的瀏覽器、或者社交軟件,但殊不知,愛奇藝這種視頻平臺,也在偷偷的收集著你的個人隱私,而且“吃相”更加難看。

  為此,記者特意找來愛奇藝官方公布的的《愛奇藝隱私政策》進行了閱讀,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僅僅在其免責的范圍內(nèi),即用戶因為“太長不看”而隨手打鉤的步驟過后,愛奇藝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收集大量用戶個人信息,并用作他用。

  記者從其列舉的可以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場景中僅舉幾例:

  一、

  “當您使用語音搜劇、泡泡社區(qū)的視頻錄制等業(yè)務功能時,我們將需要獲取您的設備麥克風權(quán)限,并收集您的語音信息、語音交互信息(個人信息)!

  也就是說,用語音搜劇這幾個功能時,無論說什么,都會被愛奇藝記錄下來。當然愛奇藝不會只記錄你和愛奇藝相關的話語,語音識別出的關鍵詞,也會成為用戶個人畫像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么用戶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最近和別人討論了什么,結(jié)果手機上不久就會出現(xiàn)相關內(nèi)容的廣告推送。

  二、

  “當您使用預約視頻、商品上線提醒等業(yè)務功能時,我們將需要獲取您的設備日歷權(quán)限,并收集您的日歷信息(個人信息)!

  這一項看起來平平的權(quán)限要求,細思起來,同樣讓人毛骨悚然。手機日歷一般怎么用?一般會記工作上的安排、親友的生日、各種紀念日,這項權(quán)限的索取,不僅直接用戶自己的隱私會泄露,工作單位、工作伙伴、親朋好友的信息,一并都會泄露出去。

  而很多女性,有用日歷記錄生理期的習慣,有的慢性病患者,會用日歷提醒服藥,這些信息的泄露不僅僅是個人隱私,甚至可以上升到人格尊嚴的高度。

  三、

  “當您使用愛奇藝會員服務權(quán)益代購買業(yè)務、泡泡業(yè)務中向您展示和推薦好友、查看好友的播單內(nèi)容、邀請您的好友使用我們的產(chǎn)品與/或服務、向您認識的人分享內(nèi)容/產(chǎn)品、借錢業(yè)務中輸入緊急聯(lián)系人信息或第三方借貸公司對您的授信情況的風控管理等業(yè)務功能時,我們將需要獲取您的設備通訊錄權(quán)限,并收集相關通訊錄信息(包括聯(lián)系人姓名及對應的聯(lián)系方式、通訊錄好友列表)!

  通訊錄基本是一個人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愛奇藝在索取這項權(quán)限上可謂下足了功夫,而且社交圈子是有重合的,通過分享、邀請這些合作,對個人聯(lián)系方式的獲取,是幾何級別的倍增,同時會通過通訊錄中姓名的重合,獲得一個或者數(shù)個人群的社交關系畫像。

  更加細思恐極的是,后面提到借錢業(yè)務時,也與通訊錄掛鉤,甚至可以看出,如果發(fā)生違約,即便是第三方的接待公司也會獲取通訊錄訊息,不難推斷,接下來的故事就是熟悉的催討清欠業(yè)務流程了,欠債用戶的所有通訊錄上的聯(lián)系人,會通通接到清欠電話,當然,這個清欠電話很可能也是第三方的專業(yè)清欠公司。

  那么問題來了,這樣用戶最核心的通訊錄隱私,這要被轉(zhuǎn)手幾次?還有任何隱私可言?

  四、

  “我們不會與愛奇藝集團以外的第三方公司、組織和個人共享您的個人信息,除非存在以下一種或多種情形……”“(5)委托我們進行信息推廣和廣告投放的合作伙伴:您授權(quán)我們有權(quán)與委托我們進行信息推廣和廣告投放的合作伙伴共享我們使用您的相關信息集合形成的無法識別您的個人身份信息的間接用戶畫像、去標識化或匿名化處理后的分析/統(tǒng)計類信息,以幫助其在不識別您個人身份的前提下進行廣告或決策建議、提高廣告有效觸達率、衡量廣告和相關服務的有效性!

  這個將用戶信息泄露給第三方的免責條款共6條,每條都字里行間表示著“我愛奇藝實在不想出賣你的個人信息,但都是事實逼的”的意思,我們僅拿其中第五條為例,且不說用佶屈聱牙的復雜長句來描述,是不是有故意隱藏信息的動機,但看下來,還是表達了“我要根據(jù)你的個人信息給你投放廣告,也會給我們的合作伙伴用你的信息”的含義,字里行間更是充滿了“這都是為你好”的意思,至于提到的間接畫像,廣告投放者需要的個人信息都在里面了,給多了人家也不要。

  五、

  “我們的一些平臺支持您使用第三方平臺的賬號(例如:微信/微博/百度等賬號)進行登錄,如您使用第三方平臺的賬號登錄的,我們將根據(jù)您的授權(quán)獲取該第三方賬號下的相關信息(包括:昵稱、頭像,具體以您的授權(quán)內(nèi)容為準)以及身份驗證信息(個人敏感信息)”

  如果上面的都是存在于愛奇藝內(nèi)部的收集機制,那么這一條可謂將個人信息收集突破了愛奇藝單個APP限制。比如文中列舉到的微信賬號登錄愛奇藝,微信上有用戶多少隱私?以微信的普及程度,用戶熟的、不熟的,一面之緣的、天天見面的人際關系都在里面了,而且為了支付方便,誰的微信不綁幾張銀行卡,消費習慣也在里面了對吧?而百度賬號則將用戶搜索過的所有痕跡也打包在內(nèi)。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豐麗莎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