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康夢蕓
責任編輯:趙靜
為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東營市社科聯(lián)精心組織了黃河口大講堂“學‘雷鋒’在行動 社科普及進校園”宣講活動?;顒幼?月5日啟動,至3月21日圓滿收官,覆蓋東營市技師學院、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東營金盾司法中等職業(yè)學校、東營職業(yè)學院、山東勝利職業(yè)學院五所院校,吸引了數(shù)千名師生參與,贈閱社科普及圖書500余本,在校園內(nèi)掀起了一股學習雷鋒精神、傳播社科知識的熱潮。
聚焦“講什么”,“身邊人”講“身邊事”
市社科聯(lián)聚焦弘揚雷鋒精神,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先進典型等資源,“身邊人”用鮮活的“本土話語”講述“身邊事”。東營市兒童福利院副主任護師王曉磊,用母愛般的溫暖守護著孤殘兒童,她向我們闡明,奉獻不僅是一種付出,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呵護,是對社會特殊群體的深情關(guān)懷。東營市特殊教育學校青年教師田卓卉,講述了她為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全面、個性化教育支持的堅定信念,用愛與耐心為特殊兒童點亮希望之燈,面對特殊群體,她不離不棄,讓他們在無聲的世界中也能綻放生命的光彩。
聚焦“給誰講”,“奮斗者”講“追夢事”
市社科聯(lián)聚焦學生群體需求,從學生的學習、成長、校園生活等角度構(gòu)思活動,對宣講內(nèi)容進行“精準加工”,讓宣講更能引發(fā)學生共鳴,拉近與學生距離。中國石化集團技能大師劉東章,作為新時代的“鐵人”,分享了他在海洋鉆井平臺上的奮斗歷程和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用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展現(xiàn)了當代石油工人“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高尚品質(zhì)。黃三角農(nóng)高區(qū)消防支隊特勤站通訊員徐慶威,講述了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消防員,他們用“釘釘子”精神,無畏生死,沖鋒在火災與災難的最前沿,用生命守護生命,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他讓我們明白,英雄并非天生無畏,而是選擇了無畏。
聚焦“怎么講”,“奉獻者”講“鮮活事”
市社科聯(lián)聚焦宣講方式創(chuàng)新,注重采用故事化、情景化的講述方式,給師生們營造新體驗,讓宣講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東營市義工協(xié)會副會長李志香,介紹了她作為春蕊助學項目負責人,用愛心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點滴故事,為家庭特殊的兒童撐起求學的藍天,用知識改變命運,用愛心傳遞希望,她們的努力讓無數(shù)孩童走出陰影,走向光明的未來。本次宣講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他們紛紛表示,本次宣講鮮活靈動,讓他們“沉浸式”深刻理解了新時代雷鋒精神,今后要將雷鋒精神融入日常行為與價值追求中,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近年來,市社科聯(lián)秉持“受眾在哪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傳播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則,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以有深度的理論、有寬度的視野、有溫度的語言傳播社科知識。下一步,市社科聯(lián)將持續(xù)做強“黃河口大講堂”“社科熱點專家談”等品牌欄目,做好社科普及大眾化、通俗化的文章,為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貢獻社科力量。(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