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馬寶濤
責任編輯:鮑梓欣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東營報道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今年兩會上,東營市第一中學校長、市政協(xié)委員史本泉提出,在未成年人中開展黃河入海文化教育,增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認同感、自豪感,激發(fā)青少年熱愛東營、建設東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史本泉告訴記者,從近年來的工作實際看,目前在中小學生中也開展了東營地方教育和地情講座,但效果還不是太明顯。一是教材缺乏整體性。還不能全面、系統(tǒng)反映東營黃河入海文化的內容,部門化、專業(yè)化傾向較為明顯,不適合中小學生學習閱讀,無法提起未成年人的興趣;二是講課缺乏連貫性。雖然東營中小學校不同程度地對未成年人開展黃河入海文化教育,但各學校師資力量較為單薄,教育形式相對單一,授課時間不系統(tǒng)不連貫,學生無法系統(tǒng)掌握了解黃河入海文化知識!爸挥凶屩行W生參與社會實踐,切身觸摸東營的歷史脈搏、感受東營的獨特的黃河入海文化才能讓市情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對此,史本泉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相關部門形成合力編寫類似于《美麗的黃河入?凇返牡胤秸n本。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于一體、充分展現(xiàn)東營黃河入海文化的權威讀本,全面反映東營黃河入海文化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名人名勝、發(fā)展成果等。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通過圖文并茂形式深入淺出地進行呈現(xiàn)。同時還可以圍繞東營黃河入海文化,創(chuàng)作一批有特色、易傳播、受歡迎的動漫、微視頻、劇目、少兒歌曲等文藝作品,豐富教育形式和載體。
二是系統(tǒng)性授課。建議教育部門在中小學開設“東營黃河入海文化”課程,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一周一節(jié)課或一周兩節(jié)課的方式。在師資力量配備上,學?砂才艑B毣蚣媛毜睦蠋煟蜓垖|營黃河入海文化有研究、有愛好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和愛心志愿者進行講課。
三是深入開展黃河入海文化專題社會實踐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中小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可配套開展“知我家鄉(xiāng)、愛我東營”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讀東營、看東營、說東營、寫東營、畫東營、唱東營”等各類形式,從小培養(yǎng)中小學生了解家鄉(xiāng)、關心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意識,樹立奮發(fā)圖強、學有所成、貢獻桑梓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