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段鴻:爭取實現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全覆蓋

2020-01-11 12:56:00 來源: 大眾網·海報新聞 作者: 李乃馨 王藝霏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月11日訊(記者 李乃馨 王藝霏)“目前來看,我市財政績效管理還是以項目為重點,其他方面的績效管理還沒有進入具體實踐階段,部門績效意識不強、績效目標編報質量不高等問題普遍存在,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距離真正實現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全覆蓋,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為此,東營市政協常委、東營職業(yè)學院副院長段鴻建議實現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全覆蓋。

  段鴻介紹,東營是人口小市、工業(yè)大市,過去財政一直相對比較寬裕,有的部門養(yǎng)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2018年中央《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提出后,市委市政府將此項改革列入部門重點工作考核事項,財政部門積極建章立制,2019年度市級預算編制績效目標,覆蓋了市級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所有項目支出和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部分項目支出,共2017個項目、金額43億元,財政部門還對21個重點項目實施了財政重點評價。但目前來看,我市財政績效管理還是以項目為重點,其他方面的績效管理還沒有進入具體實踐階段,部門績效意識不強、績效目標編報質量不高等問題普遍存在,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距離真正實現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全覆蓋,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對于這個問題,段鴻建議:

  一、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政府財政趨緊是大趨勢、新常態(tài),即使將來經濟狀況好轉,也不可逆轉,所以各部門單位應真正轉變觀念,適應過緊日子,學會精打細算,把財政的每一分錢用在刀刃上。全面績效管理的要義之一,就是各級各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對本部門預算績效負責,項目責任人對項目預算績效負責,對重大項目的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追究制。各部門單位必須轉變陳舊的觀念,摒棄“績效管理是財政部門一家的事”這種錯誤認識,將績效理念、績效要求貫穿到預算編制及執(zhí)行的全過程。財政部門作為主管部門,應發(fā)揮好牽頭抓總的作用,制定合理管用制度,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提高評價質量,重點抓好績效管理事后評價、再評價及監(jiān)督。

  二、加大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推進力度。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落實方案,明確各級各部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時間表、路線圖和配套制度,修改調整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要求不相符合的規(guī)章制度。從源頭提高預算決策的科學性和精確性,對新出臺的重大政策、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前置要件,防止“拍腦袋決策”。對重大民生實事,可充分利用專家、第三方機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合力評估“有沒有必要做”“能不能做好”“預算實不實”“能不能產生預算效果”,來決定財政資金到底該不該給,怎么把錢用在刀刃上。加強預算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績效監(jiān)控,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督查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zhí)行進度實行“雙監(jiān)控”,逐步建立重大政策和項目績效跟蹤機制。做好績效評價并強化結果的剛性約束,圍繞重點領域,建立重點績效評價常態(tài)化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指標掛鉤,依據評價結果來安排預算、調整政策,穩(wěn)步推進績效信息向社會公開。

  三、將建成項目管理使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重要內容。以考核機制倒逼財政投資項目使用效率提高,避免資源閑置浪費,如農村書屋、鄉(xiāng)村博物館等民生項目,對于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保存鄉(xiāng)村傳統和記憶,有很重要的意義,財政為此也投入了大量資金,應真正將好事辦好,發(fā)揮其應有作用。在項目的使用上,外地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可以借鑒,比如有的農村書屋與市圖書館建立圖書交流,有的鄉(xiāng)鎮(zhèn)組織開展“讀書節(jié)”“全村讀書日”“生產經驗介紹會”等活動,有的鄉(xiāng)村博物館與學校共同建立游學機制,提高館所的利用率。類似這樣的民生項目,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完善管理使用工作機制,并由主管部門具體落實。通過將項目的使用管理情況列入主管部門績效考核重要內容,督促主管部門落實責任,真正使財政資金發(fā)揮最大效益。

初審編輯:向玲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