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向玲
責任編輯:豐麗莎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東營12月22日訊(記者 唐夢琳 李乃馨 王藝霏)每個城市都有“冬日必選”的美食,而東營人的必選美食大概就是利津水煎包了。冬日里,約上三五好友點上一兩盤熱騰騰的水煎包,再來一碗粥,焦躁的五臟六腑瞬間安靜下來,變得妥帖舒暢。
帶著焦殼的水煎包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
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揚名于民國年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曾被評為山東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東營人酷愛的傳統(tǒng)食物。剛出鍋的水煎包,色澤金黃連成一片,用一個滿月大的盤子盛裝著,皮薄餡多,疙渣大而規(guī)整,每一口下去都是咸香十足的享受。東營的水煎包店遍布街頭小巷,而這其中名氣最盛的當屬利津“茂盛館”。
水煎包口朝下擱置,煎至微黃
1916年,劉明遠、劉鳳崗父子在利津縣城開了第一家水煎包專營小店“茂盛館”!霸缦鹊募灏撬烂娴,和如今的鍋貼、煎餃沒什么很大區(qū)別。一次偶然,我老姥爺在開店的時候,不小心把加了面湯的水澆到了鍋里,開鍋一看,沒想到包子連成一片金黃,好看又好吃,這也是水煎包的由來。”利津水煎包第四代傳承人王強介紹,經(jīng)過不斷改良制作工藝,做出的水煎包色香味俱佳,揚名利津,以至于當時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廣為流傳,“劉鳳崗開了張,別處的水煎包不吃香。”
如今的茂盛館依舊沿襲了百年間傳下來的技藝和手法!叭怵W的做法是我們的獨門秘方,絕對不用十三香等香料調(diào)味,全部用大骨頭、老母雞、肉皮加進中草藥熬制入味,再拌進肉餡里。”據(jù)王強介紹,就連最普通的面粉也不用泡打粉,全部用“老面”發(fā)酵,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面食質(zhì)地細膩,香醇可口。
揭開蓋子,熱氣騰騰的水煎包新鮮出爐
原始的農(nóng)家灶臺立在墻角,灶眼里上好的松木經(jīng)受烈火炙烤,包子中也自帶了草木香氣。熟練的師傅們將發(fā)酵好的面團揉至表面光滑,分成一塊塊的面劑子,手指上下翻動,一張圓潤的面皮便成型了。同時,手腳麻利的師傅將白菜、韭菜、筍丁等各類時令蔬菜細細切碎,盛在容器中。
包包子手法講究“包子無褶、兩波餡”
11點左右,大廳已經(jīng)座無虛席,店里迎來了最繁忙的時刻!袄习澹乙畟韭菜肉的!薄袄习澹虏、白菜的各來十個......”大量的訂單蜂擁而至,廚房里做好準備的師傅們早已習以為常。十指翻動,先挖一勺菜餡放到面皮里,手中虎口收縮面皮微脹,再來一勺純?nèi)怵W填進包子皮里,用手一撮,一個圓柱形的水煎包就包好了。
灌入面水淹至水煎包頂端
鍋中刷油,水煎包口朝下擱置,先煎至微黃。隨后,灌入面水淹至水煎包頂端,只聽“滋啦”一聲,水油相遇便有了奇妙的反應。待湯汁收盡之后,揭起鍋蓋,以細嘴油壺繞水煎包根底注入豆油,以油煎至起焦殼止。約十五分鐘后,熱氣騰騰的水煎包便新鮮出爐。
將剛出爐的水煎包擺進盤中
不一會兒,一鍋包子便被搶購一空。輕輕咬一口,綿軟的面皮加上焦脆的疙渣,蔬菜清香以及軟糯彈牙的肉餡,咸香十足,讓人回味無窮!八笥图濉钡淖龇ㄑ匾u百年,利津水煎包早已成為東營人飲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我是第一次參加冬至包餃子活動,社區(qū)里想得可真周到!”19日上午,東營區(qū)文匯街道嵩山社區(qū)黨委組織轄區(qū)居民、兩新社會組織共同舉辦了“情暖冬至 感恩有你”包水餃活動。 [詳細]
“原來評學歷、評論文,現(xiàn)在更看重業(yè)績,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更貼合企業(yè)的用人實際!20日,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yè)職稱自主評審成功舉行。 [詳細]
近日,一則名為“東營將迎來‘持證上崗’的網(wǎng)約車,招募司機”的新聞在朋友圈引發(fā)大家熱議。 [詳細]
12月20日下午,受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志遠委托,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曉軍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應急管理、“畝產(chǎn)效益”綜合評價、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工作。 [詳細]
為給轄區(qū)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帶去更多的溫暖與關懷,12月18日下午,東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勝利街道勝景社區(qū)瑞香苑黨支部組織網(wǎng)格員、黨員志愿者開展“心系孤寡老人 寒冬送溫... [詳細]
為進一步推進東營市文化和旅游領域政務公開,搭建政府與群眾間的溝通橋梁。 [詳細]